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水上“春耕”正当时,迎龙村龙湖基地引入螃蟹养殖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5  浏览次数:793
核心提示:  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近日,柘林镇迎龙村龙湖湖畔一片繁忙,蟹农们正抢抓时节投放蟹苗,一幅热火朝天的水上春耕图在迎龙村徐徐铺开。  在迎
   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近日,柘林镇迎龙村龙湖湖畔一片繁忙,蟹农们正抢抓时节投放蟹苗,一幅热火朝天的“水上春耕”图在迎龙村徐徐铺开。

  在迎龙村龙湖的中华绒螯蟹“江海21”养殖基地内,连片蟹塘泛起粼粼波光,蟹农们正撑着小舟,将硬币大小的蟹苗放入蟹塘。

  据养殖基地负责人丁建昌介绍:“基地现有4个养殖池塘,总面积40亩,养殖的是中华绒螯蟹‘江海21’。今年投放的蟹苗基本上一斤有35只左右,一共投放了1000斤,每一只蟹苗都进行了精心挑选。”“江海21”是历时10余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它不仅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还具有成活率高、遗传稳定等优良特征。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中华绒螯蟹相比,16月龄蟹生长速度提高17.0%以上,在河蟹养殖业中享有“大长腿”的美誉。

  迎龙村河网密布、水质优良,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为河蟹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丁建昌表示:“这里的水质好,养出的螃蟹肉质鲜美、膏黄饱满,成熟后蟹的重量普遍可达5-7两,每只蟹的市场价可卖到100-300元,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10吨。”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基地雇佣周边村民参与螃蟹养殖的各项工作。从蟹苗投放、水质监测,到螃蟹捕捞、分拣、包装,每个环节都有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通过雇佣周边村民,不仅解决了基地的用工问题,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据了解,参与其中的村民,一年下来收入可达四、五万。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待到秋日蟹肥膏黄之时

  市民朋友们不妨前来迎龙村

  品尝这一口来自乡间的鲜美

  感受丰收的喜悦与乡村的质朴风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梁平区鱼汇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渝ICP备2022014081号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