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阿拉善3月3日消息(记者刘一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目光聚焦“三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紧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骆驼、鸵鸟等特色养殖业,持续打响地方特色畜牧业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农牧民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新大门。 走进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驼奶奶源基地,负责人赵建平正和工人忙碌地为骆驼添加饲草料。作为镇里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赵建平在骆驼养殖中收获颇丰。 “合作社自2022年成立后,骆驼数量从最初的100余峰一路增长到现在的400余峰,挤奶母驼就有200余峰,驼奶销售额能达到50万元,主要供应给周边企业。后续我们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挤奶母驼数量,带动更多牧民投身骆驼产业。”赵建平向记者介绍。 骆驼养殖基地(央广网发 潘蓓 摄) 骆驼养殖业不仅是阿拉善的一张闪亮名片,更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在驼奶基地担任饲养员的李晓兵,工作三年多来,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养殖技术,收入也水涨船高。“这里工资待遇好,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还能学技术,我很满意。”李晓兵笑着说。 目前,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积极构建骆驼产业全链条。据统计,全镇共饲养12537峰骆驼,依靠6座驼奶基地、11个驼产业合作社和59户养驼大户,驼奶月供应总量超120吨。 特色产业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巴彦树贵嘎查,鸵鸟养殖基地已构建起集孵化、育雏、规模化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成熟产业模式。随着产业发展,鸵鸟系列产品愈发抢手。在阿拉善礼物高新区店,鸵鸟肉礼盒、鸵鸟蛋雕等特色商品吸引众多消费者,线上线下销售火爆。 近年来,阿拉善盟立足地域特色与资源优势,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延伸产业链条等举措,推动特色养殖产业朝着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养殖效益与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全盟骆驼存栏量达16万峰,鸵鸟存栏量3000余只,驼奶、驼肉、驼绒、鸵鸟肉、鸵鸟蛋、鸵鸟羽毛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工作人员打包驼奶粉(央广网发 侍新元 摄) 阿拉善盟农牧局副局长康建军表示:“我们将持续发挥特色资源、独特环境和本地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业,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提升特色养殖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竞争力,为农牧民增收开辟更多渠道,全力推动特色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