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都河南屠宰加工基地,刚分割的牛肉需在45分钟内完成-35℃急速冷冻,最大限度保留细胞活性。以北京市场为例,从重庆丰都基地到物美超市货架,全程采用GPS温控追踪,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运输轨迹及温度记录。这套体系覆盖全国30余个城市,48小时直达终端,确保汁液流失率低于3%,而传统冷链的流失率普遍超过8%。
区块链溯源:扫码可知牛肉“前世今生”
每份恒都牛肉包装上的二维码,背后是覆盖全产业链的区块链数据库。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肉牛的出生地、饲喂记录、屠宰加工时间及物流轨迹。2024年上线的“透明牧场”功能,甚至支持实时观看养殖场监控画面。该技术使恒都成为首个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认证的牛肉品牌。截至2025年3月,其区块链系统已录入超500万头牛的数据,日均扫码查询量突破20万次。
行业影响:技术驱动食品安全升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评价,恒都的实践证明了技术对食品信任体系的重构力。“当一块牛排能追溯到具体牧场和饲养员,黑箱操作便无处遁形。”目前,已有多家肉企与恒都达成技术合作意向,推动行业整体透明度提升。
恒都的这一模式也被写入《2025中国食品安全白皮书》,作为“技术治本”的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恒都的探索为中小型农企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通过数字化工具降低信任成本,让优质产品真正被市场看见。”
(来源:财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