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庙苏木金家窑嘎查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等方式,动员农户利用闲散院落发展小规模养殖,全嘎查现有牛存栏1200余头。那么怎么将这些牛育好肥,饲喂就成了关键。
于春妹一家是金家窑嘎查养殖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户,从事养殖行业已经28年,主要以养殖西门塔尔牛为主,现牛存栏量达到100余头。她们的育肥牛每天需要喂饲2-3次,饲喂时需要按照应供给的营养所确定的饲料量来饲喂。由于牛存栏量多,给牛拌草、喂料成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需要人工把黄贮、玉米面、饲料等翻拌好,再给牛将拌好的料添到槽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前几年她们购置了拌草料机和撒料机,从那之后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时间。
“以前我自己喂一百多头牛,需要四个多小时,现在实现机械化了,我自己俩小时就能喂完。”于春妹说。
肉牛增重的关键是好的饲养方法加好的饲料。为了让肉牛快速增重,她们有了自己的饲喂方法。再加上他们精心挑选的饲料,肉牛便可以快速长膘。为了更好地发展肉牛产业,嘎查支部牵头对接苏木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将技术指导送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家门口”。此外,在销售方面,嘎查现有集养殖和销售一体的两名党员养殖户,长期对接科左后旗、科左中旗、开鲁县等周边牛市,保证了本村的肉牛走到市场,拓宽了养殖户销售渠道。
嘎查现有800多亩的土地资源,下一步他们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将从散养模式改造升级为规模化养殖,打造占地300亩左右的养殖小区。剩余的500亩地计划建设一个牲畜交易市场,方便肉牛交易,也为当地以及周边老百姓带来便利。
金家窑村党委副书记李国辉介绍说:“牲畜交易市场建完之后,周边的农牧民可以免费用地,客商来了可以直接把老百姓的牛买走。”金家窑嘎查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党员带头做起,无论是育肥还是销售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有力推动了肉牛产业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格根喜如、王健)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