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发展特色养殖业 蹚出乡村振兴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30  浏览次数:765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砀山县玄庙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一主线,按照特色产业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砀山县玄庙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一主线,按照“特色产业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统筹推进镇域特色养殖业发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玄庙镇马良村旭龙家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房舍映入眼帘,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食槽前进食,“哞哞”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着清理牛舍,添加草料。合作社负责人文燕介绍:“我这养殖场存栏200多头牛,都是肉牛,选取的品种肉质好、生长快,主要销往周边县城。”

  文燕是村里有名的养牛能手,在镇村的支持下,2014年成立了合作社,此后通过不断学习与摸索,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合作社每年可出栏肉牛400余头,产出牛肉近20万斤,效益十分可观。致富不忘乡邻。文燕经营的合作社通过聘请农户清扫牛舍、喂牛,带动30余人就业,增加了农户收入。此外,从牛舍清理出的生牛粪经发酵腐熟后作为有机肥用于农田施肥,实现了废弃物合理转化,也探索出了一条“牛+肥+作物”的生态发展新路子。

  在玄庙镇,肉牛养殖风生水起,奶牛养殖也发展红火。绿之健家庭农场现存栏200多头奶牛,目前产奶有近80头,每天产奶量4000余斤,年收入近500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玄庙镇坚持把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突破口,结合当地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产业扶持政策,把养殖产业打造成实打实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该镇党委委员邵艳茹表示,下一步,玄庙镇计划投资20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钢结构牛舍。项目投资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1500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1万余元。同时,继续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为养殖户指导养殖专业技术,以党建引领合作社模式,把养殖产业打造成玄庙镇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陈翔宇 许栋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梁平区鱼汇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渝ICP备2022014081号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