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秋来蟹肥填满舱 特色养殖助振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7  浏览次数:794
核心提示: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6日电(王伟旗)秋风起蟹脚肥,稻花香闻蟹来。走进沙湾市老沙湾镇海子湾村水库,一只只螃蟹黄满膏肥,农户张新平捕捞起个大肥美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6日电(王伟旗)秋风起蟹脚肥,稻花香闻蟹来。走进沙湾市老沙湾镇海子湾村水库,一只只螃蟹黄满膏肥,农户张新平捕捞起个大肥美的稻田蟹,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以前的海子湾村收入来源单一,增收路径不多。针对这种困境,海子湾村村“两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海子湾水库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产业,鼓励村民投入养殖蟹苗10亩,经过精心饲养现已进入成熟期,全年预计产出螃蟹85吨左右,预计总销售额超1000万元,现已陆续开始销售。“这里养殖的螃蟹质鲜味美,不仅在本地市场很受欢迎,还远销全国各地。螃蟹价格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120元一只。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我养殖螃蟹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可以通过特色水产养殖走上增收路。”海子湾村村民张新平说。

  近年来,老沙湾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农户”发展模式,利用本地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水产、果蔬、鸵鸟等特色种养殖,通过引才回乡、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积极培育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特色种养殖能手,以点带面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进全镇乡村振兴。

  老沙湾镇党委书记李国疆说:“下一步,老沙湾镇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的‘头雁效应’,将党建引领的‘组织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走出一条‘强党建、兴产业、带区域、富群众’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梁平区鱼汇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渝ICP备2022014081号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