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江西德安:小鹌鹑孵出大产业,特色养殖托起致富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01  浏览次数:86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产业现行。近年来,德安县爱民乡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进产业+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养殖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现行。近年来,德安县爱民乡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进产业+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养殖产业,加大政策及技术扶持,推进适合本地的特色种、养殖项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鹌鹑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棚内5万羽胖乎乎的鹌鹑正在笼架上欢快的进食,管理人员周凤平则在检查着笼子里鹌鹑的生长情况。周凤平说:“我已经养了6年的鹌鹑了,有一定的养殖技术,以前我都是自己养殖鹌鹑,有一定养殖风险,今年我加入了村里的特色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入股,我养殖有了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障,下半年准备再多养5万羽鹌鹑。”

  小小鹌鹑,全身都是宝。据了解,南山村鹌鹑养殖合作社共投入100余万元,等到几个月后的产蛋期一天能带来5000多元收入,第一批肉鹌鹑也能卖到30多万元,鹌鹑粪便晒干后也能卖到800元一吨。鹌鹑养殖不仅让养殖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民前来打零工,村民一天也能挣200元。“我平时在家事情少,没事就会来这里帮帮忙,活也轻松,工价也可以,希望我们这养殖合作社越办越大!”正在打扫大棚卫生的脱贫户曾大婶乐呵地说道。

  变粪为宝,环保又增收。目前,南山村鹌鹑养殖正在稳步推进,为坚持环保养殖的原则,两座养殖大棚旁边的禽粪处理大棚也已经投入使用。周凤平介绍,鹌鹑吃的七成饲料最后都变成了排泄物,鹌鹑养殖,除了日常饲养,鹌鹑粪便的处理是养殖过程中的第一要务。为此,养殖合作社经过研究讨论制定了一套“变粪为宝”的实施方案,将鹌鹑粪便打包进发酵大棚发酵并晒干成为有机肥,晒干的鹌鹑粪广受苗木种植户的喜爱,干鹌鹑粪能卖到800元一吨,供不应求,不但节省了不小的开支,也避免了鹌鹑粪便排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示范引领,先富带后富。近年来,爱民乡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务工和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脱贫户和边缘户实现增收,在各村实行“一村一特色,一村多品”的发展方式,让小小鹌鹑蛋化为致富的“金蛋蛋”。鹌鹑养殖合作社的成功,让更多有养殖想法的村民看到了特色养殖的前景和效益,都跃跃欲试的想加入到养殖合作社中来。“我们合作社现在是示范养殖,技术成熟以后会向周边村民进行推广养殖,以先富带动后富。后期,我们将继续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增收。”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彬说道。

  接下来,德安县爱民乡将把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加大特色种养殖扶持力度和技术培训,打造多元化的特色种养殖产业链。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以产业力促乡村振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梁平区鱼汇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渝ICP备2022014081号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