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儿不食人间仓,甘露为酒花为粮。乐育镇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峰峦叠嶂,绿树成荫,蜜源丰富,为蜜蜂生长活动提供了优越环境。今年来,红河县乐育镇紧紧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支部牵头、龙头企业搭桥”的“党建+企业+养殖户”发展模式,采取“村企结对、订单销售、按比例分红”方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引进中蜂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产业发展。预计本年内建成2个中蜂养殖基地,养殖中蜂200余群。
“中华蜜蜂”在北方也叫“土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独有宝贵蜂种。中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产量稳定,产品价值高,自身饲料消耗少,采蜜期长。“在充分考察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党委政府负责协调和落实相关政策,由公司提供蜜蜂、养殖技术和收购,本地农户参与的方式来引进中蜂养殖。”乐育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最初提出发展蜜蜂产业养殖时,村民们心里都没底,因为以前村里都是“自然散养”状态,村民没有什么技术经验,蜂蜜产量低、蜜蜂死亡率高、蜜蜂经常会挪窝搬家等,村民从来没想过靠它来挣钱。
乐育镇窝伙垤村支部书记普泽沙说,“我家是第一个报名养殖的,一共养了100箱蜜蜂。之前党委政府带领我们外出考察学习,与外地养殖户交流中得知养蜂投入小,见效快,当年就可盈利,一箱蜂的蜂蜜可卖到500元左右。”目前,依托本地中半山区种植的2000余亩油菜地等资源优势,以及养蜂技术的跟进,普泽沙家养殖的中蜂发展势头良好。
下一步,乐育镇将利用“三会一课”、乡村夜话等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养殖政策,聘请专家开展养蜂技术培训、组织有意向村民外出“取经”等,提高标准化蜜蜂养殖技术水平,采取“集中养殖+农户散养”的方式,带领更多村民一起走上绿色发展的“甜蜜”致富路。
云南网通讯员 喻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