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普洱江城:黄牛养殖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添“牛”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4  浏览次数:799
核心提示:  近年来,普洱市江城县勐烈镇大寨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不断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助推当地特色
   近年来,普洱市江城县勐烈镇大寨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不断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大寨村的黄牛养殖基地,宽敞整洁的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体格健壮的江城本地黄牛在吃完“早餐”后,悠然自得地在圈中散步或嬉戏,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也有部分“调皮”的黄牛,跑到山坡上肆意撒欢。

  “我们这个牛场属于大寨村集体,一年的租金是25万,配套的草场我们是从农户个人手里租过来的,有198亩。”江城中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杨海丽介绍道。

  据了解,大寨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和丰富的饲草资源,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的肉牛养殖基地,并通过招商的方式,于2024年引进江城中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运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基地共养殖江城本地黄牛20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130余头。基地所养殖的黄牛均收购于附近村民家中,联农带农效益明显。基地长期聘请3名工人用于日常管护。此外,在牛草收割期,也会临时聘请10余名工人集中收割牛草,带动周边村民就地就近务工。家住勐烈镇牛倮河村老六寨村民小组的村民李小康便是受益人之一。

  李小康说:“我住在牛场的附近,牛场刚开始养牛我就来这里喂牛了,我有二、三十年的养牛经历,老板也信任我,每月支付我3000块钱的工资,我们也会尽心尽力把牛场管理好。”

  当谈论到公司的发展规划,杨海丽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道:“我们在思茅有小黄牛早点店,也售卖鲜肉,每天生意还是不错的。下一步我们想做自己的产品,售卖鲜肉、干巴之类的,后期向深加工发展,生产开袋即食干巴等产品。牛场后面的山地我们租过来了,打算放养跑山鸡,预计养10000余只,随后出售生态土鸡和鸡蛋。大寨村资源环境比较好,想把它用起来,把公司做好,让客户、朋友吃到放心的肉类,也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许天丽 唐瑞 冯雪)

  来源:江城发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梁平区鱼汇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渝ICP备2022014081号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544